萧帝又开始感慨,望着这座城,四周高围的城墙,这四方的天空里,留下的也有儿女情长。
萧帝:“晏儿,我看太子妃也是真心待你,你们二人心悦彼此,你将来也是要成为帝王的人,但是你记着,莫要忘了本心。”
“这世间唯有真心最难得,特别是身居高位。真心是最要紧的,辜负真心的人吞一万根针也不足惜。”
萧晏听着萧帝的话,默默点头。
萧帝继续道:“你可不要辜负一个真心待你的人。”
萧晏:“儿臣都明白,我定不会辜负她。”
萧帝笑了笑,转头看向萧晏,道:“是不是讶异孤突然给你说这些。”
萧晏确实有些讶异,点了点头。
萧帝看着这个眉眼与他相似的儿子,道:
“或许人在意识到没有时间以后才会突然回顾自己的一生而感慨。我想起曾经和你母后的点点滴滴,竟也有些伤感了起来。”
萧晏忙安慰道:“父皇是真龙天子,有龙气护体,哪里会有什么战胜不了的病魔,父皇这样好的人,这样英明的君主,定会长命百岁。”
萧帝哪里不知道是在安慰他,只是如今已经这样了,听了这些话心中也没有什么波澜。
萧帝:“孤还真想重来一世,就陪着你母后过过民间百姓过的日子也好,一夫一妻,美哉。”
萧晏知道他父皇现在是伤感了,也不打搅他,只想着陪陪他,也好过他一个人。
萧帝身披华丽的黄袍,头戴璀璨的帝冠,却无法掩盖内心的寂寞。在这片广袤的疆土之上,他拥有无上的权力,掌控着亿万子民的生死,但这些都无法填补他内心深处的空虚。
萧帝现下心里空落落的,只想见见言皇后。对着这个和爱人诞下的爱子远不足见到心爱之人有感触。
随后便转身离去。
萧晏也不问,只跟着上去。
这边言皇后带着苏笙笙往御花园去,御花园开了许多月季,玫瑰和栀子花。
还没走进御花园,栀子花香就扑鼻而来,苏笙笙很是喜欢,觉着栀子花香竟有些甜,心情也开朗了不少。
言皇后察觉到她的小情绪,笑道:“栀子花的气味最是香甜,花朵雪白,也惹的旁人为它驻足,若是将它装扮在屋内,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
苏笙笙道:“母后所言极是,笙笙也爱花儿,这栀子花不仅表示惊喜,坚强,更是祥符瑞气的标志,实在是惹得人喜爱。”
言皇后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她的儿媳妇竟然连这也懂,果真是晏儿看上的女子,果然是不平凡的。
不禁有些欣慰。
两人逛了会忽地听得云堇公公一声“皇上驾到~”
二人忙从花丛中出来迎接,萧晏见得苏笙笙能和母后相处如此融洽,也是欣慰,朝她一笑。
苏笙笙回以一笑。
萧帝见着言皇后有些激动的迎上来,抱着道:“姝儿,为夫想你了。”
言皇后有些害羞,道:“晏儿和笙笙还在这呢。”
萧帝满不在乎:“这有什么,咱们恩爱又不是见不得人。”
言皇后无话可说,好吧,其实她也乐在其中。
苏笙笙见着皇上皇后二人相依偎,不禁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看得他们二人如此恩爱,日后她和萧晏想必也是这般吧。
皇上皇后都这般,想必萧晏也不会差,这么想着苏笙笙心中泛起一丝甜蜜,看向萧晏的眼神不禁多了几分爱意。
萧晏也走过来搂着苏笙笙。云堇公公也看得这番场面,心中也是高兴,在他眼中,萧帝一直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对言皇后始终都是一心一意的,哪怕是当了帝王,后宫被臣子塞了妃嫔,安慰了臣子的心后也是对言皇后情深义重。
跟着这样的天子云堇是不后悔的,这会子看太子殿下也是这般,露出一个慈祥的笑,想来儿子与父亲相像是极好的,都是重情重义的主儿。
宫外
萧阳这边今日无事可做,听说父皇有意让二哥去治理水患,他到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只是不知道二哥怎么想了。
萧阳如今是个闲散王爷,十五岁萧帝封豫王,出宫置办府邸,如今也才一年,生母纯妃娘娘倒是一直催促他成婚,不过他却没有这些心思,如今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助二哥登基。
其实儿女情长他也不是没想过,他见过父皇和母后的恩爱日常,也见过纯妃娘娘和父皇的表面功夫,他没了兴趣,不敢保证自己就能是一个好的人。
昨儿在太子府里见着金陵玉那般看着他,他心中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怕辜负了女子的一番心意。
在尚书房里时父皇也曾来教导过他们,真心是最重要的,情意最不能辜负。
他何尝不懂,只是父皇到底也是辜负了纯妃娘娘的一片真心。
他不明白,为何父皇能如此真诚的说出这句话,自己却又辜负了那么多娘娘的心。
父皇也并没有对任何皇子公主严厉,可是他就是觉得父皇从不亲近他,对父皇他也是心中敬佩敬重罢了,到底还是不敢和父皇以父子自居。
他还是很羡慕萧晏和萧洛洛的,至少他们从一出生就能够得到父皇母后的爱,而自己虽说在纯妃娘娘的爱里长大却没有真切的感受到父爱。
他的心好像空了一块。
忽地他又想到那个跟他说话脸红心跳的女子,金陵玉。
看样子也才十三四的模样,倒是有些娇小可爱。
不禁勾起嘴角。他的模样像极了纯妃娘娘,嘴角似有似无的上扬,总让人觉得在笑,笑的时候也眉眼弯弯,实在是令人心动不已。
本就英气的脸庞加上这些被爱赋予的特征让萧阳一出场总是能靠着这张脸迷惑不少少女。
只是这些少女都只是在人群里感叹他如此惊艳罢了。
萧阳不想去想那些,有这时间不如跟二哥商议一下治理水患的办法,再计划一下如何夺得萧晏手中的帝位。
这么想着就让下人准备往萧屹的襄王府去。